undefined

景深前置準備:
1.必須先將場景光線設定好
2.必須使用物理攝影機(無論是3ds max內建的Physical Camera 或是VRayPhysicalCamera皆可)
3.準備你的光圈快門換算工具exposure calculator(http://endoflow.com/exposure/)


接下來開始處理景深
要注意的是,本教學所使用的物理攝影機是3ds max內建的Physical Camera,VRayPhysicalCamera亦有相關的設定,然本教學不以VRayPhysicalCamera為示範。

首先,選取你的攝影機,將Enable Depth of Feild(景深)選項打勾、Focus的距離調整為Custom(自訂);要注意的是,此鏡頭的焦距設定為50mm(Focal Length)。通常焦距越長景深效果會明顯,然而,物理攝影機預設的光圈(Aperture)值為8,這意味著稍等跑圖時景深效果不會太明顯。

undefined

測試跑圖前先修改為低品質模式,這可以讓跑圖能快速預覽景深效果。打開V-Ray Quick Setting,切換為室內場景模式,並改為BF+LC(accurate)GI組合。

undefined

另外,為了在低品質模式能夠有效評估景深效果,建議各位加入VRayDenoiser(去雜訊圖層)和VrayWireColor(物件顏色圖層)。
打開跑圖設定,切換至Render Elements標籤,按下Add…按鈕,從Render Elements清單中找尋VRayDenoiser和VrayWireColor,按下OK鍵後便會出現在Render Elements的組合清單中。

undefined

接下來開啟V-Ray跑圖視窗,並調整好你想觀看圖面的大小,按下互動式跑圖按鈕,透過漸進式跑圖可以很快地看到整體效果,然而,如同前面所提,由於預設光圈值為8,其景深效果並未如想像中的明顯。

undefined

我們可以用跑圖視窗左上方的清單切換至其他圖層觀看景深效果,我個人會交替於VRayWireColor或diffuseFilter這兩個圖層來判斷景深效果,因為這兩個圖層比較沒有低品質雜訊等問題,可以快速看到景深設定狀態。

undefined

好,接下來要利用exposure calculator來輔助光圈快門換算。用閱覽器開啟exposure calculator(http://endoflow.com/exposure/),將3ds max物理攝影機裡的光圈(Aperture)、快門(Shutter/Exposure Time)與ISO值數填至exposure calculator相對應的位置,然後再按下下方Unlock按鈕鎖定;

undefined

再將其上方的Aperture數值改為1,我們會注意到隔壁的Exposure time會自動改為1/500s,這樣就不用擔心跑圖時產生曝光過度或不足的問題。

undefined

將前面獲取的光圈快門數值回填至3ds max,按下互動式跑圖按鈕,很明顯地不論是在diffuseFilter或RGBcolor圖面都會看到很明顯的景深效果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在這個階段沒問題之後,我們接下來要設定鏡頭要以誰作為最清晰的焦點,

首先,仍保持互動式跑圖狀態,在跑圖畫面中按下滑鼠右鍵,會跳出清單,在清單中選擇Set focus distance(設定焦點距離)選項,

undefined

此時由滑鼠游標會變成十字符號,在畫面中點選你想聚焦的位置,譬如我點了咖啡矮桌上的書本,意味著焦點會放在這本書上,離書本距離越遠畫面則越模糊,如此一來便形成了我想要的景深位置。
我們可以注意到當在跑圖畫面中點下想要的焦點時,攝影機Focus Distance數值也會更著變換,

undefined

換言之,在圖面中點我們想要的位置會來的比調整數值來的直覺與簡單許多。

下圖則是將焦點放在後方牆壁時跑圖景深的效果。

undefined

若無問題便可以準備來跑高品質大圖。再打開V-Ray Quick Setting,將Shading Quility改為6%,AA Quality上調88%,然後正式跑圖。

undefined

以下為高品質景深跑圖完稿。

undefined

然就室內跑圖而言,我通常不會設定這麼誇張的景深,因為這樣會過分聚焦在某一物件或區域,景深模糊缺乏細節而導致失去整體空間應有的效果,通常專業的空間攝影也很少用到如此誇張的景深,故以我的經驗來看,會用不低於2.8的光圈來製造景深,如下圖

undefined

以上為有關景深設定的簡易教學。

arrow
arrow

    DDD3V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